漫长的4小时采集过程,蒋杨杰必须保持一个姿势。
5月25日,蒋杨杰27岁生日,杭州市拱墅区法院的这位法官助理兑现了8年前的承诺——捐献造血干细胞。
2012年,上海大学法学院大一学生蒋杨杰在献血之后,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今年初,上海红十字会突然来电,告知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配型成功,问他是否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
父母很支持,女友也说这是好事,他回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捐献背后是生的希冀,我倍感光荣。”
“我希望我的生日,是别人重生的开始。”拱墅区法院在午休时间为小蒋举办了简朴的送行仪式,他坚定地说出这句话。
5月29日,蒋杨杰成为浙江省第56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连续几天注射动员剂后,5月29日,蒋杨杰正式接受采血,上午8时30分,针头缓缓扎进他的手臂。
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胡致平说,整个采集过程持续三四个小时,需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可能会出现腰酸背痛的情况。从之前对捐献者长期观察来看,捐献造血干细胞基本上没有风险,对身体健康也没有影响,但是确实需要善心和勇气。
隔壁病房一名17岁的小病友进来弹了几首钢琴曲,帮助蒋杨杰舒缓情绪。
捐献过程中,蒋杨杰意外收到了红十字会转交的一封信,开头写道:“尊敬的好心人,您好,谢谢您,您的无私与大爱,给了一个您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生命……”
信来自受捐者,因为捐献秉承双盲原则,彼此都不知道对方,但是深切的感谢还是传递了过来。
下午1时35分,采血完成,蒋杨杰捧着鲜花和证书站在“第56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字幕前留影,依旧是阳光一笑。
下午4时,这份造血干细胞搭乘飞机去往重庆,救援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