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工程|| 免疫细胞储存,生命健康的保障

进入维度之门,打开心灵密码,享受智慧人生

2004年,均瑶集团创始人王均瑶因劳累过度,患肠癌去世,年仅38岁。


2011年底,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患胰腺肿瘤去世,享年56岁。


2015年1月16日,年仅33岁著名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去世。


2015年11月,44岁的央视前女主播方静由胃癌转到肝癌,因医治无效在台湾去世。

2020年1月16日上午,赵忠祥因罹患鳞状细胞癌不治离世。

……

他们有共同的名字——癌症患者

现实生活中,事业成功的社会精英群体往往与压力、竞争、劳累、焦虑相伴。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下,人的免疫系统就会失衡,各种疾病乘虚而入,导致一些重大疾病的发生,特别是癌症的突发。因此科学的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对于保护人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要想维持健全平衡的免疫系统,除了调整工作及生活状态、加强锻炼外,积极的进行免疫系统细胞强化干预已成为当今不少成功人士的首选。

免疫系统三大功能

免疫防御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的抗原,如病原微生物等,使人体免于病毒、细菌、污染物质及疾病的攻击。

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发生突变的肿瘤细胞、衰老细胞、死亡细胞或其他有害的成分,防止肿瘤的发生。

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使免疫系统内环境保持稳定。

最好的保健品,是你自己健康的免疫细胞。让你的免疫细胞恢复满满活力,你自然就有了精气神儿,不容易生病。

而今,科技为想要留住健康,提供了新方法——储存自己年轻、健康的免疫细胞。

什么是免疫细胞?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免疫细胞,如果在年轻健康时,将优质的免疫细胞提前储存在-196℃的深低温液氮罐中,就可以让免疫细胞停止老化,永久保持在最年轻、最有活力的状态。将来一旦身体需要,就可利用提前储备的种子细胞培养出更多优质的细胞,用于提高机体免疫力。改进身体状况、抵抗癌症,甚至挽救生命!

免疫细胞储存,为什么要趁早?

在人生的整个旅途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免疫力、免疫细胞都会不断的衰退。

年老以后,机体将不再能像从前那样“抵抗感染”,免疫力的弱化也让我们的健康每况愈下。

20岁,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达到高峰;

40岁,免疫细胞活性和数量衰减加速,只剩20岁的一半;

70岁,免疫细胞活性和数量只有20岁时的1/10。免疫细胞的数量和质量每天都在不断下降!

免疫细胞的作用

防癌、抗衰、改善亚健康


细胞加油站

补充优质“免疫细胞”,犹如汽车加油,确保您的健康充满活力


士兵训练营

帮您的身体重新配备一支精良、勇猛的细胞军团,清除衰老细胞,消灭病变、癌变细胞。


时间穿梭机

“唤醒”体内休眠细胞,瞬间注入新生能量,让身体“返老还童”。


细胞银行

储存免疫细胞,对抗生命危机,为您的身体无限“保值”、“增值”。

免疫细胞应用案例

案例一

免疫细胞疗法其被公认为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方法,也被认为是唯一有望彻底根治癌症的手段。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日前公开宣布黑色素肿瘤细胞已扩散到肝脏和大脑,他表现得颇为放松,甚至偶尔还会开个玩笑;这位90多岁的老人得到了痊愈。他将从目前多个帮助免疫系统摧毁癌细胞的最尖端疗法中受益,经过6个月的免疫细胞的治疗,他的癌细胞已经无法检测到,于是卡特宣布了这个好消息;事实也证明,卡特接受免疫细胞疗法后身体很正常,几乎没有副作用。

案例二

“细胞免疫治疗之父”关根晖彬教授曾经利用自己-196℃保存了多年的免疫细胞进行重新使用,抗衰疗效十分显著,这是世界上最早证实免疫细胞可以长期保存并且用于抗衰保健的临床案例78岁的关根晖彬教授身体依然康健,且仍然活跃在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领域,思维敏捷,一点也不输给年轻后辈。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今天的细胞永远比明天年轻。所以,提早储存健康的免疫细胞,将有效抵抗疾病的发生,未来,拯救你生命的也许就是你储存的免疫细胞!

如何知道自己的免疫力处于何种状态?

健康陕西行


区域独家多维度综合免疫力检测

全方位自身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检测技术之一,他综合运用先进的流式细胞分析仪及基因测序技术对机体免疫细胞功能及免疫活性分子的32个指标加以量化,并从基因分子层面分析机体对病原识别、免疫激活和免疫调节的能力,全方位、多维度、动态评估机体对抗病菌感染抗肿瘤的能力,以及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

                           基因评估结果示例图:

免疫免疫力功能检测适用人群?

① 30岁以上关注健康的男性、女性;

② 每年进行年度健康体检的人群;

③ 工作压力较大、工作强度较高者;

④ 生活习惯不规律、长期熬夜者;

⑤ 有免疫系统疾病及肿瘤家族史者;

⑥ 已经处于亚健康的人群,如疲乏、无力、头晕等;

⑦ 容易病毒感染、容易生病的人群。

提高免疫力都有哪些措施?

健康活力的免疫细胞,才是我们极为珍贵的生命宝藏。任何药物也无法取代人体内与生俱来的、兼具防御和修复双重功能的免疫系统。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关注我们的免疫力,了解我们自身免疫力的状况,针对性的进行自身的健康管理,进而保障身体健康无忧。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编辑删除。

【维度之门】微店已经开启,欢迎点击:


关注微信公众号:am913114

请关注微信服务号:mm913114

免疫细胞储存,生命健康的保障


我们离癌症有多远?

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一个人从40岁开始,患癌概率显著上升,活到74岁,累积患癌率21%,活到85岁,累积患癌率36%。可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因其他原因死亡,那么到头来有三分之一的可能就是:癌症。



中国是癌症高发国家之一,2015年中国新发癌症392万例,死亡285万例

2020年5月“相互宝”的“老年防癌计划”月需资助的人数达到1531人,说明我国癌症发病情况不容乐观(50-59岁参保人数427万,发病率3.5‱)。

且我国所有癌症的平均五年生存率仅为30%,相比美国、日本仍有一定差距。


那么,我们面对癌症就束手无策了吗?有没有能够避免癌症的办法呢?

我们还是需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不 良 的 生 活 习 惯 易  “ 提 早 ” 患 癌


“要注意多休息少熬夜呀。”
“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呀。”
“要注意改善不良习惯呀。”

对于很多人来讲,以上这些“警世恒言”似乎已经倒背如流,不良习惯所带来的危害也都众所周知,但由于工作压力,交际应酬等各方面迫不得已的原因就是改不了。

就像那句话说的,「道理我都知道,但就是过不好这一生。」

近年来,我们发现癌症越来越“年轻化”,可能就是因为年轻人不良的生活习惯所导致。

医学刊物《CA》曾刊发过一篇可控性因素(后天不良习惯等)与癌症发生和死亡的相关性文章,指出了日常生活中被大家忽视的不良习惯对癌症造成的致命影响。


文中指出,30岁以上所有肿瘤的发生中,75%的病例由可控性因素引起,主要包括:皮肤黑色素瘤(95.1%),肛门癌(88.2%),肺癌(85.8%),喉癌(83.2%),口腔/咽/鼻腔/副鼻窦癌(77.9%)。

而在中国最常见的肿瘤中,食管癌(73.2%),肝癌(71.2%),胃癌(56.1%),结直肠癌(54.6%),乳腺癌(28.7%)。

不良的生活习惯增加了细胞突变的几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免疫系统有着抑制和破坏作用,这简直就是诱发癌症的直接“导火索”。

所以,道理要听,实际行动要做,毕竟身体是自己的。这样,癌症才不会轻易找上门。

人 体 内 的 “ 免 疫 ” 大 战


人体是非常精密且复杂的机体,并不是说每天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一定不会患癌。但是也不用慌张,因为我们还有强大的免疫系统。

一个正常人,每天会因各种原因产生6000个左右的癌细胞,而人体的免疫细胞则负责消灭癌细胞。

国际著名期刊《Nature》制作了一部精美视频,以黑色素瘤为例,从肿瘤免疫角度为大家讲述人体内免疫细胞是如何一步步消灭肿瘤细胞。


视频

免疫细胞杀伤肿瘤

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其实一直都在监控着我们身体中的组织,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会向这些受到损伤的癌细胞释放和应激反应相关的分子。

树突状细胞,简称DC细胞能够激活细胞毒性T细胞,这些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用他们的T细胞受体和其他辅助受体呈递和肿瘤相关的抗原。

一旦被激活,NK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便会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这些分子能够在肿瘤细胞的表面穿孔,进而使得它们发生细胞凋亡。


肿瘤为何如此难被绞杀

如果肿瘤细胞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便有可能使得它们存活下来,这也意味着肿瘤细胞常常都是异质性的。

比如说,肿瘤细胞通过基因的改变也许就可以不再表达那些被NK细胞识别的分子,当免疫系统继续遇到这些变种的肿瘤细胞时,它便能发现它无法感知的细胞变得越来越多,这就是免疫编辑的概念。

同时,这也导致了不能被免疫系统识别的肿瘤出现。

除此之外,肿瘤细胞还能吸引那些具有抑制其他免疫细胞功能的免疫细胞,以此来促进肿瘤的生长,这些免疫抑制的细胞包括了调节T细胞及其他特定类型的骨髓细胞。



所以说肿瘤微环境就像是一场来自相互对应的免疫反应的战役,免疫系统实际上是一方面攻击着肿瘤细胞,一方面却又帮助着它生长。

存 储  免 疫 细 胞 是 “ 明 路 ”

免疫细胞是人体的健康卫士,为了保证我们的生命健康,每时每刻都在与数以亿计的细菌、病毒等战斗。

经过对健康人、实体瘤患者以及血液瘤患者的T细胞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免疫T细胞不仅大幅衰老,且多样性逐渐减少。40岁后,更是加剧了衰老和多样性减少的速度。

也就是说,人体内的免疫细胞虽然与生俱来,但是它一生发挥的功能就犹如抛物线一样,40岁以后功能开始大幅减弱,使机体渐渐失去抵抗癌症的能力。
但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我们也有了逆转“未来”的可能。

没错,那就是冻存免疫细胞!

在自身状态最佳时采集优质健康的免疫细胞,使用先进的冻存技术将其存储起来,长期保存其生物活性。一旦机体免疫系统需要,立即复苏细胞,通过相关生长因子进行体外激活和扩增后回输体内。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帮助机体调理免疫系统,起到预防肿瘤增强免疫力同时抗击癌症。

面对难缠的癌症,除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的体检,最前沿且安全的“明路”就是存储一份健康强壮的免疫细胞。

年轻时存储,年老时使用;健康时存储,患病时使用。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分享,文章、图片均来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篇作者(或平台客服),我们会及时处理。

我们为什么会遗忘?原来跟大脑里的一种免疫细胞有关(上) – 知乎

记忆印记(Engram)

记忆印记,是记忆形成时在大脑里烙下的痕迹,这些痕迹通常被认为存贮在一群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里。这群神经元被称为印记神经元。

当我们回想起某一记忆时,属于该记忆的印记神经元会被激活。如果印记神经元群无法被激活,记忆提取就会失败。

科学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小鼠海马里标记了跟某一特定记忆相关的印记神经元(红色)

对于强记忆,印记神经元群之间的突触连接非常强,只需激活其中少数神经元,就会引发整个印记神经元群体的放电,记忆很容易被提起。而对于弱记忆,或者遗忘的记忆,印记神经元群之间的突触连接则很弱,不容易被同时激活,记忆也就残缺不全,模糊不清,很难被再次唤醒。

因此,印记神经元之间突触连接强度就决定了记忆是否被遗忘。顺其自然的情况下,印记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会变弱、消失。

例如,在成年小鼠的海马体齿状回里,新的神经元依然源源不断地在生成。这些新生成的神经元会整合到海马原本的神经网络里,竞争性地替换海马神经元上原来的突触连接。而被替换的突触连接里存储着的旧记忆,在这一过程中,也被遗忘掉了。

海马体里的齿状回(dentate gyrus, DG)

在广袤的大脑皮层,并没有源源不断的新生神经元来重构旧神经网络,那里只有成熟的神经元。但即便如此,生命体不间断的学习,以及新鲜经验的获取,也会不知疲倦地重构成熟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遗忘也会发生于其中。

而小胶质细胞在突触连接的重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胶质细胞(microglia)

胶质细胞是大脑中的重要细胞类型,和神经元的比例大约为1:1。胶质细胞虽然不会发放动作电位,但却承担着极其关键的任务。例如,给神经元提供氧气和营养、使神经元之间绝缘、清理死亡神经元,消灭病原体等等。

小胶质细胞是一种重要的胶质细胞类型,占大脑细胞总数的20%~30%。

小胶质细胞

它最重要的作用是免疫防御。通常,病菌和异物被阻挡在血脑屏障之外,很少能进入脑组织。个别情况下,少数病菌或异物会进入大脑,这时小胶质细胞会快速响应,识别、吞噬病原菌,并降低脑组织的炎症反应。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细胞

除此之外,小胶质细胞在修剪突触连接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大脑发育时,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是海量的,极度冗余。出生后,大量的无用突触连接要被修剪掉,只留下那些频繁使用的。小胶质细胞在这一突触消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样,在成熟的大脑中,之前的研究也表明,小胶质细胞在突触强度的动态调整中起着关键作用。

2020年2月7日,《Science》上的一篇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参与遗忘过程中突触连接的删除。

杀死小胶质细胞,可延缓遗忘进程

科学家用恐惧记忆来研究小胶质细胞在遗忘中的作用。

每天,小鼠都会被放到一个特殊的笼子里,在那里,小鼠的脚会被电击。三个星期后,小鼠会对笼子产生深深的恐惧。每当进入笼子,小鼠都会吓得动弹不得(freezing)。这时,情景依赖的恐惧记忆已经在小鼠的海马里形成。

在电笼里,小鼠的恐惧记忆形成

之后的时间,小鼠不再进入电笼。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鼠对电笼的恐惧记忆会被慢慢遗忘。第五天的时候,如果小鼠进入笼子,有70%左右的时间处于Freeze。而第35天的时候,小鼠只有20%的时间在freeze。

下一步,科学家要除掉小胶质细胞以研究其功能。为了杀死小胶质细胞,科学家构建了一种名为CD11b-DTR的转基因老鼠。这种小鼠的小胶质细胞表达人源的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受体。

白喉毒素是白喉杆菌分泌的毒素蛋白,是小儿白喉的罪魁祸首。

白喉毒素结构

白喉毒素能跟人体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紧密结合,受体名为HB-EGF(Heparin-Binding Epidermal Growth Factor-like Growth Factor,结合肝素的表皮生长因子样的生长因子)。

HB-EGF是人体内源性的膜蛋白,在伤口愈合以及心脏发育中发挥作用。同时,HB-EGF也可以结合白喉毒素。白喉毒素与之结合之后,才能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内,进而抑制细胞蛋白合成,最终杀死细胞。

白喉毒素和HB-EGF结合,通过胞吞进入细胞内,然后抑制蛋白合成,杀死细胞

白喉毒素发挥作用依赖于细胞膜上受体HB-EGF的亲和力,由于不同物种的HB-EGF结构有差异,跟白喉毒素的亲和力也因此有差异。故,白喉毒素的毒性是有物种差异的。

小鼠细胞膜上的受体(HB-EGF)对白喉毒素没什么亲和力,所以,白喉毒素对小鼠来说没什么毒性。

但如果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人类的白喉毒素受体表达到小鼠小胶质细胞里,那么,当小胶质细胞暴露于白喉毒素时,就会被杀死。

左图:正常小鼠的海马,绿色为小胶质细胞。右图:白喉毒素可以杀死小鼠脑内的小胶质细胞

在小鼠恐惧记忆形成后的每一天,科学家都将白喉毒素注射到CD11b-DTR转基因老鼠体内,以杀死小胶质细胞。

恐惧记忆星形成后的每一天都注射白喉毒素(DT),杀死小胶质细胞

结果发现,缺乏小胶质细胞的小鼠,在35天后,小鼠在电笼里freeze的时间显著高于正常小鼠。也就是说,杀死小胶质细胞,小鼠关于恐惧的记忆更清晰,遗忘被一定程度地阻止了。反过来说,小胶质细胞能够促进遗忘。

35天后,相较于对照老鼠(saline),小胶质细胞被杀死的老鼠(DT),再次进入电笼后,恐惧的时间更长。

总结

在行为上,小胶质细胞的缺失使小鼠的恐惧记忆历久弥新。

那么,在神经网络水平,小胶质细胞的缺失,是否也能使印记神经元之间突触连接程度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呢?反过来说,小胶质细胞是否能使恐惧印记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变弱呢?答案是肯定的。

再有,小胶质细胞作为脑内的免疫细胞,它们是怎么让印记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变弱的呢?我们下篇文章继续探索。

http://weixin.qq.com/r/2EQOFl3EJQBarRl19xHK (二维码自动识别)

(生物流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用户评论

免疫细胞储存—守护健康,备份生命!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近日,央视新闻主持人白岩松连线呼吸与危重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针对武汉疫情,王辰的解答信息量很大,他对疫情的总趋势持乐观态度,但有一个问题却不得不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那就是,新冠病毒可能会与人类长期共存,我们要时刻做好长期共存的准备!


△ 王辰对新冠病毒与人共存的解答


面对如此严峻的疫情,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种病毒性肺炎会导致的这么严重的多后果?


其实这其中有两个比较关键的原因:

 首先,没有特效药 截至目前为止,依然未出现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在众多专家采访中,关于治愈案例,也说到,基本都是依靠自身免疫力挺过来的

 其次,人体的自我防御能力降低了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蒋荣猛表示,武汉确诊死亡病例平均年龄68岁,武汉重症病例以老年人为主,且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归根结底,就是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上,自身的免疫力才是最好的医生!


01

免疫力的作用

人的免疫力有多重要,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让我们对免疫力有了新的认识。


人体免疫系统三大功能:防御功能,自稳功能,监视功能



人体的自我防御机制非常重要,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严谨有序的国度,自有一套严密的免疫系统,时刻抵御外界病毒的侵害,保障人体的健康。

在此次疫情中,很多感染新型肺炎的患者大部分属于免疫力低下人群,人体对抗病毒的能力下降,病毒一旦入侵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能力减弱,病毒就会逐渐破坏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致使免疫系统失调,从而造成感染。


一个健康的成人大概拥有40万亿-60万亿个细胞,而免疫细胞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像一位“警察”,守护着我们的身体,担负着抵抗、消灭入侵病菌,清除自身衰老、病变细胞的重任。

02

免疫力与年龄有关

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在20岁左右达到高峰期,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超过40岁免疫力是20岁的二分之一,到了70岁左右都不及年轻时的十分之一,到80岁几乎没有免疫力。

自然衰老是无可避免的生命现象,也是免疫力下降的主因之一,癌症、传染病及慢性疾病大多伴随着老化而来。

03

如何提升免疫力?

因为免疫系统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因而维持免疫平衡是相当重要的。为了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发生,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升自己的免疫力。除了重视日常的锻炼和营养补充外,还可以进行免疫细胞储存

免疫细胞存储,是从人体内抽取血液,然后将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分离出来,并贮存在-196℃的深低温环境中。免疫细胞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趁现在存下自己最健康的免疫细胞,当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或发生严重疾病时,便能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储存后可利用自身年轻、健康的免疫细胞进行保健,定期给免疫系统充能,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和干预癌症,还有抵抗病毒、延缓衰老的功效。如果将来一旦遭遇重大疾病的侵袭,可以进行细胞免疫治疗,相当于备份了二次生命。除此之外,免疫细胞的发展国内外都比较迅速,细胞储存也为未来细胞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了解一下免疫细胞储存吧↓↓↓

来源:嘉华健康

关注我们

这是免疫力比拼的时代,免疫细胞存储的必要性 – 知乎

这次的疫情,让我们对自身的免疫力无比重视,在没有特效药的当下,拼的就是每个人的免疫力。那么免疫系统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免疫力有高有低呢?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面有着很多很多的致病因素,比如各种各样的细菌和病毒,它们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入侵人体。但是不用太过于担心,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一套强大的免疫系统来保护我们。

01

什么是免疫系统呢?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免疫力这个词,它其实就是我们对于免疫系统一个模糊的认识——免疫力越强大的话,一般就不容易生病;我们的免疫系统越强大的话,我们患病的概率就越低。

02

那么免疫系统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免疫系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识别和清除致病因素。

一方面是清除外在的入侵因素,比如外来的细菌和病毒,另一方面则会清除我们身体内在的威胁,比如因为各种因素产生突变而对人体有害的细胞

强大的免疫系统主要依靠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来维持。我们的免疫器官是产生免疫细胞的地方,我们的免疫细胞有个更简单的称呼,那就是白细胞。我们的免疫细胞会随着血液在人体内不断地巡逻,清除对人体有害的各种病原微生物,保证人体的健康。

免疫系统的发育规律

01

免疫力并不是一成不变

随着年龄的渐增加,我们的免疫器官会不断地萎缩,无法产生足够的新生的免疫细胞;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免疫细胞的种类会不断地减少,导致我们可以清除的变异细胞的种类越来越少,于是很多疾病就会发生。

我们可以看到,在年轻的时候,我们的免疫细胞的种类是最多的,可以应对各种各样的疾病。如果把每一种疾病比做一把锁的话,我们有各种各样可以配对的钥匙来打开这把锁,于是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的细胞的种类就会越来越少,这样当不同突变的细胞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的免疫系统就无法针对性的解决这类疾病。这样疾病就会发生,其中最重要的2种疾病就是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02

为什么癌症患者越来越多?

因为癌症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随着细胞不断地分裂,虽然产生癌细胞的概率是一定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分裂次数的增加使得癌细胞越来越多,从而产生癌症的概率就会增加。而随着年龄增加,有的细胞虽然到了该被清除的时候却没有足够的免疫细胞进行清除的时候,这些细胞就会变成衰老细胞,它们占着位置却并不执行对应的功能,就会诱发疾病的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就和衰老细胞密切相关。

当我们的免疫细胞功能一切正常的时候,就可以很好的保卫我们的健康,那么如何保存我们的免疫力呢?这就需要提到我们目前最新的技术——免疫细胞冻存

03

细胞冻存的作用

免疫细胞冻存,是从人体内抽取血液,然后将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分离出来,之后利用超低温对免疫细胞实现长期保存的技术。

目前免疫细胞冻存大多使用液氮保存,可以将免疫细胞在-196摄氏度的超低温冻存超过20年。并且冻存的白细胞在唤醒之后依旧可以保持当初的作用,从而可以保持年轻时候的活力。

那么免疫细胞冻存可以做什么呢?

对抗衰老

首先,当我们衰老的时候,将我们的免疫细胞重新送回人体,那么就可以让那个这些依旧保存着活力的细胞帮助我们清除衰老的细胞,延缓我们衰老的速度,并且可以起到美容的作用。

对抗癌症

其次,我们的癌症发生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之前我们的细胞会发生突变,当我们将免疫细胞送回人体的时候,免疫细胞就可以将这些发生突变的细胞清除掉,降低我们癌症的发生概率。

如果在未来不幸罹患了癌症,我们同样可以将冻存的细胞重新唤醒,通过对免疫细胞的大量扩增和对其进行改造帮助我们更好地对抗癌症。并且,目前癌症治疗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就是免疫治疗,也是目前被认为是攻克癌症的最有希望的道路。

提高免疫力

提高免疫力:实验证实,储存的免疫细胞,可用来显著提升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预防癌症的发生。

最后,冻存的细胞还可以帮助我们的免疫系统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器官。

免疫细胞疗法攻克癌症:加拿大免疫学家斯坦曼以身试药就是最好的证明 – 知乎

2018年,癌症带走了全球960万人的生命,克服癌症的恐惧,一直是人类不懈追逐的目标。任何一个对抗癌症的科学进步,都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弦。

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癌症,这是人类面对的最大健康挑战之一。201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和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因“通过抑制免疫负调节机制,发现了新的癌症治疗方法”的卓越贡献共享该荣誉。两位免疫学巨匠,开启了CTLA-4和PD-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人类肿瘤的成功应用。

其实,关于免疫学的研究

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了

1901年,首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免疫学家Emilvon Behring,迄今约有30位免疫学家获此殊荣。

110年后,三位免疫学家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在树突状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方面的重要研究发现。

2011年,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法国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就因为在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的研究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发现的重要意义在于:

免疫系统是人体和动物健康“防线”,用以抵御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他们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从而彻底革新了我们对免疫系统的认识,为驱使人体自身细胞和免疫进程来阻止传染病、自体免疫紊乱、过敏、癌症和器官移植排异提供了可能性,例如癌症治疗疫苗的开发。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为什么一定要存储免疫细胞?

因为免疫系统衰退是造成许多疾病发生的主因。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免疫细胞,它们是健康的守护者,肩负清除体内病原体、被感染、老化、变异细胞或癌细胞的重任。免疫细胞疗法的原理,就是运用自身免疫细胞来对抗疾病,以先进的体外培养技术,增强自身免疫细胞对抗特定病原的能力,因为是利用自己的免疫细胞,不会产生排斥反应,是十分安全、无毒副作用的。

上述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加拿大的免疫学家斯坦曼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以自行研发的免疫细胞疗法治疗罹患的胰腺癌,有效延长了自身的寿命,更亲身验证到免疫细胞疗法的成效。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细胞却逐渐退化,长年研究免疫学的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安部良教授表示:「让免疫力下降的最大原因,就是年龄的增加」

这也是癌症、传染病及慢性疾病大多伴随着老化而来的原因,因为一旦人体的免疫力在20岁到达到巅峰后,免疫系统便随着年龄老化而逐渐下降,当40岁时,免疫力只有巅峰时的1/2;等到了70岁,更是只剩下巅峰期的1/10。在无法顺利取得健康免疫细胞的情况下,治疗效果势必大打折扣。

药理学教授潘怀宗博士认为,免疫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要能拿到许多功能良好的T细胞,更是强烈建议提早储存健康的免疫细胞。许多患者就是因为无法取得健康的免疫细胞,而导致治疗成效受限,所以提早储存健康的免疫细胞十分重要。

之前看到这样一位病人,乳腺癌转骨,经过放化疗之后,希望做免疫细胞治疗,医生说你现在的血液指标不适合进行采血和培养,需要调养,等到指标达到再进行治疗,可是这个病人却没能等到那一天。现在想想,如果她在放化疗之前就先进行免疫细胞储存,或者更早,在自己年轻的时间储存健康的免疫细胞,就有可能挽救自己的生命。

免疫细胞为生命健康带来无限可能

01.治愈卡特总统晚期黑色素瘤的神秘免疫疗法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曾公开宣布黑色素肿瘤细胞已扩散到肝脏和大脑,他表现得颇为放松,甚至偶尔还会开玩笑。这位90多岁的老人得到了痊愈,他经过6个月最尖端的免疫细胞治疗,体内癌细胞已经无法检测到,于是卡特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事实也证明,卡特接受免疫疗法后身体很正常,几乎没有副作用。

02.抗衰保健:“创派鼻祖”的亲身实践

“细胞免疫治疗之父”关根晖彬教授曾经利用自己-196℃保存了多年的免疫细胞进行自体回输,回输后体内DHEA-S含量得到明显提高(DHEA-S下降是衰老的根本原因),抗衰疗效十分显著,这是世界上最早证实免疫细胞可以长期保存并且用于抗衰保健的临床案例。

78岁的关根晖彬教授身体依然康健,且仍然活跃在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领域,思维敏捷,一点也不输给年轻后辈。

03.CAR-T胜利的见证:美国5岁癌症患者痊愈

美国小女孩艾米丽(Emily Whitehead)5岁就被诊断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过化疗后毫无起效,在等待骨髓移植期间病情恶化,医生为艾米丽进行了CAR-T细胞治疗。

自艾米丽7岁生日当天醒来,现在8年仍然身体健康,癌症无复发迹象,可以上学、学习钢琴、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体验生命的美好。

在一生的所有花费中,

你为自己的健康投资了多少?

统计数据显示,肝癌患者平均住院144天,住院支出费用平均约76.2万元;胃癌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37天,花费更高达98.8万元。

止吐针、营养针、长期治疗与看护医疗费用、医师指定用药、病房费差额、标靶用药等等,面对这天文数字般的医疗花费,该如何承受?

况且这场体力与金钱的长期消耗战,并不是万无一失,对癌症患者来说,每一次现有疗法的尝试,也只是另一场生死交关的背水一战。

与患病后,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医疗开支相比,提前进行免疫细胞储存,在健康这件事儿上,预防永远大于治疗。

现如今,免疫细胞治疗领域在国际上已经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10年、20年后免疫细胞治疗能给我们带来的惊喜更是无法预测的。

不可否认,未来免疫学的研究将会成为新的趋势,因为地球上的物种都是因为自身免疫力的存在而不断的繁衍生息和进化,最自然的,才是最合理的,让你自身的免疫系统去发挥本该发挥的作用,来帮助你消除疾病,恢复健康,这才是大自然的智慧之道。

借用《侏罗纪公园》里的一句台词:生命总会找到自己的出路。

而你健康的出路,就是你自己身体里面最好的医生——免疫系统!

99%的肿瘤患者把体内最重要的免疫细胞扔了!现在知道还不晚 – 知乎

你是否也在手术后直接扔掉了肿瘤组织?

你知道体内最宝贵的免疫细胞也被一同扔掉了吗?

重要提示!

99%的肿瘤患者都不知道,自己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中深藏着杀癌能力最强的一群免疫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

而几乎所有患者的肿瘤组织在手术后仅取一小部分做成病理蜡块,其余部分就直接作为医疗垃圾处理掉,浪费了我们自身宝贵的抗癌资源!

建议大家在手术前争得手术医生的同意,将新鲜手术组织保存,交由专业机构将TIL细胞提取,可以在术后回输预防复发,或者是先冻存起来,以备未来不时之需。因为手术后未经其他治疗时新鲜组织中的TIL细胞对肿瘤的杀伤能力才是最强的,一旦接受化疗和放疗,免疫细胞的杀伤能力会被削弱。具体的方法和冻存流程大家可以致电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咨询。

深藏在实体肿瘤中的“宝藏”-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

TIL(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指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

“在癌症的早期阶段,免疫系统试图通过动员淋巴细胞的特殊免疫细胞来攻击肿瘤。在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是肿瘤细胞,也有少部分淋巴细胞。这些淋巴细胞中有部分是针对肿瘤特异性突变抗原的T细胞,它们才是深入到敌军内部打击能力最强的免疫细胞,也是深藏在肿瘤中的宝藏!–免疫学泰斗,美国癌症研究院的外科主任Steven Rosenberg博士。”

TILs细胞具有多克隆化,可特异性识别多种新生抗原,个体化,高度特异性,持久性,输注后可形成免疫记忆等特点。

为什么一定要在手术后将TILs细胞储存起来?它能做什么?​

研究表明,TILs细胞的数量会随着肿瘤的进展逐渐降低。并且手术后接受的辅助性放化疗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正常细胞和体内的免疫细胞。

一项针对宫颈癌的TILs治疗与肿瘤分期的研究,发现肿瘤末期的TILs中CD4+和CD8+细胞数量显著降低。

另一项针对黑色素瘤TILs治疗与肿瘤分期的研究发现,T,NK细胞数量都会随着肿瘤的进展显著降低。

因此,肿瘤患者在手术后第一时间将肿瘤组织中杀癌能力最强的这部分TILs细胞储存起来,在手术后或癌症复发时扩增回输到体内,这将是战胜癌症最宝贵的机会之一。

什么是TILs细胞疗法?

提起近两年声名大噪的的免疫疗法,很多人可能都已经知道PD-1和CAR-T,但这只是冰山一角,虽然PD-1让一部分幸运的晚期患者获得了免死金牌。但不尽人意的是,PD-1仅对20%~30%的患者起效;CAR-T疗法虽然给血液肿瘤带来了“治愈”希望,但是在占比高达90%的实体瘤中暂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在实体肿瘤中最具潜力的TILS(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近两年终于打破了这一僵局。

科学家现在已经研发出体外培养方法,把这些肿瘤组织中的特异性淋巴细胞TILs富集起来,再扩增回输给患者,就能够发挥抗肿瘤作用,而且联合PD-1效果会更好,这就是大名鼎鼎的TILs细胞疗法。

Rosenberg教授解释说,虽然其他类型的细胞免疫疗法使用血液中的循环T细胞不同,TIL治疗依赖于从患者身上取得的新鲜肿瘤组织。切除后,对从肿瘤活检组织中分离的肿瘤细胞DNA进行测序,以鉴定出在癌症中发现的突变。然后将突变的新抗原插入自体树突状细胞中,并与从肿瘤活检中分离的TILs共培养。然后通过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例如干扰素γ)来检测TIL的新抗原特异性识别,最终筛选出能够识别新抗原的TILs细胞,进行扩增,输回患者体内。简而言之,TIL治疗利用能够识别并靶向患者肿瘤的T细胞作为攻克癌症的免疫大军回输到体内,是根据每个癌症患者量身定制的个体化抗癌疗法。

它的开创者正是免疫界泰斗Rosenberg及其团队。

Steven Rosenberg(NCI)

资料显示,老爷爷今年已经78岁了,是世界著名的癌症学和免疫学专家,也是美国癌症研究院(NCI)的外科主任。

Rosenberg认为,癌细胞入侵时,自身的免疫系统会试图打败体内蔓延的肿瘤。

过去三十年间,他和他的团队一直在致力做一件事情:如何发现并放大“打败”工作做得最好的那部分免疫系统细胞。这就是TIL–瘤浸润的淋巴细胞.

TILs疗法与其他细胞免疫疗法有哪些不同?

肿瘤的CAR-T,NK细胞疗法已经为大家所熟知,而TIL是完全不同于传统细胞疗法的一类新型疗法。

1.杀伤能力更强

TIL的免疫细胞来自于肿瘤组织,而其他细胞免疫疗法大部分来取自血液,这直接决定了免疫细胞识别肿瘤的能力。据估计,肿瘤里分离出的免疫细胞,有60%以上能识别肿瘤,而血液里面分离的免疫细胞,不到0.5%。

2.找到特定突变,精准识别

这种新型的疗法不是像传统的简单的扩增回输,而是要确定患者病例中特定的突变。之后利用突变信息找到能够最有效瞄准这些突变的T细胞,最后提取出专门患者肿瘤中细胞突变的T细胞,这些细胞具有精准识别癌细胞的能力。

Rosenberg对常见胃肠道癌的患者的研究证明了不同患者之间免疫应答的独特性。通过对75位患者的生物学样本进行全外显子测序,确定了124个新抗原的TIL。他们发现,83%(62)的患者培养的TIL能够试别自体肿瘤细胞表达的1.6%的体细胞突变。99%的新抗原决定簇在每个癌症患者中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必须从每个癌症患者中取出细胞,确定哪些细胞可以真正识别和攻击癌症,将这些细胞进行培养,扩增才能起到治疗效果,这是非常复杂的。

3.强强联合,杀癌效果倍增!

这些免疫细胞经过体外培养后,重新注入到患者体内。同时,研究团队联合使用了免疫增强药物白细胞介素2和另一种“明星抗癌药”PD-1抑制剂Keytruda,Keytruda即属于另一种免疫疗法免疫检查点阻断,在某些癌症中有显著的效果。

基于上述操作过程,该新疗法被认为是为患者“量身定制”。

TILs疗法究竟是如何治疗肿瘤的​?

第一步,我们得到病人的肿瘤组织块,其中混杂着体积较大的肿瘤细胞(浅蓝色)以及体积小而圆的T淋巴细胞(红色,绿色,深蓝色);

第二步,肿瘤样本被运送到专有的GMP设施,在那里TIL被分离并繁殖,将不同种类的T淋巴细胞在细胞板上克隆化,并加入高浓度的IL-2来选择培养,在三周内产生数十亿TIL。

第三步,在IL-2的刺激下不同种类的T淋巴细胞都得到了克隆扩增,形成了细胞群;

第四步,用病人的肿瘤细胞和扩增后的T淋巴细胞反应,凡是能够发生杀瘤效应的T淋巴细胞群作为阳性TIL群留下(红色),其余的丢弃(绿色,深蓝色);

第五步,用负载了肿瘤特异性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C)进一步扩增培养肿瘤特异性的TIL;

第六步,患者开始一周的预处理治疗(清髓)以准备接受TIL.TIL产品作为一次性疗法施用,在TIL输注后立即接受多达6剂白细胞介素2(IL-2),来支持患者体内TIL的生长和激活。

“治愈”实体肿瘤的新希望-TILs疗法临床数据惊艳

TILs疗法对于多种临床上难治的实体肿瘤取得了惊艳四座的临床效果。去年的ASCO会议上,基于TILS细胞的创新型疗法LN-145和LN-144(Lifileucel)在治疗宫颈癌和黑色素瘤的临床结果一经公布,就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黑色素瘤中的TIL治疗具有持续数十年的完全应答(CR)的潜力,这种长期的作用归功于记忆T细胞的持久性。我们一起来看看TILs疗法目前在各类实体肿瘤中取得的进展。

一,黑色素瘤–1988年初次尝试,有望实现临床治愈!

1986年的体外研究表明,从手术切除的恶性黑色素瘤中获得的人源TILs含有能够特异性识别自体肿瘤的T淋巴细胞,当存在大量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时,表明机体启动了对抗肿瘤的免疫反应。

这些研究使得Rosenberg1988年首次证明使用自体TILs的过继性T细胞疗法可以介导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肿瘤客观消退。这意味着,实体肿瘤的克星-TILs疗法正式诞生。

2009年Rosenberg教授发表的针对黑色素瘤的三项连续的临床试验中,接受TILs治疗的客观缓解率在49%至72%之间。其中25名接受TILs疗法的试验中,有7名(28%)达到了完全缓解!值得一提的是,完全患者的患者大部分可达到临床治愈!其中一位患者在接受治疗的12天肿瘤就出现了迅速的缩小。

目前,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并且已在其他主要癌症中心实施治疗,例如Moffitt癌症中心。

2011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外科主任Steven A. Rosenberg团队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的对于转移性黑色素瘤的2期临床研究显示,TIL治疗黑色素瘤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56%,完全缓解率(CR)高达24%。并且研究表明,浸润肿瘤的免疫细胞数量与患者的生存机会成正比。黑色素瘤是具有相对高的突变负荷的癌症之一,肿瘤被这些免疫细胞润,参与早期试验的一些患者对这种疗法的反应持续了十多年。

此后,Iovance公司基于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专门针对黑色素瘤研发了Lifileucel(LN-144)免疫疗法。在今年的ASCO会议上,基于TILS细胞的创新型疗法LN-144(Lifileucel)更新了黑色素瘤的临床结果,再次引起了轰动。

C-144-01是一项2期临床试验,招募66名已被诊断患有IIIc期或IV期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患者。这些患者的特点是至少接受了3~4种全身性治疗都失败后的患者,所有人都接受过PD-1抑制剂治疗,80%接受过CTLA-4抑制剂 ,23%的患者接受过BRAF / MEK抑制剂,可以说是临床上用尽了治疗方案,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极晚期患者。还有44%的患者存在肝或脑转移。

该临床试验旨在确定TIL治疗疗法LN-144是否安全有效地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帮助患者延长寿命和/或减缓癌症进展)。

这些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将肿瘤组织中的TIL细胞进行培养后回输,平均注入的TIL细胞:28 x 10^9;IL-2剂量:6次。

实验结果

不负众望!在最新报道的66例接受过PD-1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试验中,结果显示:

疾病控制率(DCR)高达80.3%

客观缓解率达到36.4%

中位随访时间为8.8个月,未达到中位反应持续时间。

更引人注目的是,患有PD-L1阴性的患者也有响应,这说明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无效的患者仍能获益于TIL疗法。

对于PD-1治疗后进展的患者,几乎没有其他治疗选择,这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几乎无与伦比。

一位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肿瘤在治疗前出现广泛转移,在接受TILs疗法后一个月病灶明显缩小,治疗6个月达到完全缓解,治疗两年后仍然处于完全缓解状态,并且体内持续存在肿瘤反应性CD8 + T细胞。

二,宫颈癌-首次获FDA突破治疗指定,有望上市!

Iovance公司基于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研发的另一款针对其他实体肿瘤的疗法称为LN-145。

2019年6月,FDA基于innovaTIL-04(C-145-04)积极的试验的数据,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的反应率(ORR)高达44%,授予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治疗方法LN-145为突破性的治疗指定,这是用于实体瘤的细胞免疫疗法首次获此殊荣。Iovance Biotherapeutics公司与FDA进行讨论之后宣布重大喜讯:FDA支持LN-145治疗晚期宫颈癌的监管申请。这一反馈让Iovance公司可能在2020年下半年为LN-145递交生物制剂许可申请(BLA),加快其上市的进程,一旦FDA批准,这将是首款用于实体瘤的细胞免疫疗法,将给癌症患者带来巨大的生存获益。

第二阶段innovaTIL-04(C-145-04)积极的试验在2019年2月4日的数据截止时,有27名可评估的患者。平均注入的TIL细胞:28 x 109;IL-2剂量:6次。

结果显示:

  • 客观缓解率(ORR)44%,完全缓解率(CR)11%,疾病控制率(DCR)高达85%。即12名的患者有效果,包括1名完全应答,9名部分应答和2个未确认的部分应答;
  • 中位随访时间为3.5个月,12例患者中有11例持续应答;
  • 没有任何严重的副作用发生。

一名患有转移性鳞状细胞癌并接受了多种联合化疗方案,包括顺铂,长春新碱和博来霉素,然后用吉西他滨加顺铂联合放疗。随后发现转移,包括主动脉旁,双侧肺门,颅下和髂骨部位(图1A和1C)。治疗后,她在所有疾病部位都完全消退(图1A和1C)。

另一患者患有转移性腺癌。她的原发性肿瘤对化放疗无效。随后转移到更多的腹膜后淋巴结和肝脏表面,在TIL治疗前,她在腹膜后,腹壁,旁系,肝旁和盆腔部位有肿瘤进展(图1B和1d)。在治疗后,出现完全的临床缓解(图1B和1d)。原文链接:疾病控制率89%!首个迎战实体瘤的细胞免疫疗法获FDA突破性疗法称号!

值得振奋的是,在化疗期间或之后进展的宫颈癌患者的治疗选择有限,之前报道的晚期宫颈癌化疗或免疫治疗二线治疗的应答率仅在4%-14%之间。而这款新型的非常安全的细胞免疫疗法为晚期宫颈癌患者带来了44%的应答率,并且在一些患者中表现出持久的应答效果,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治疗方式可以实现长期疾病控制的希望。希望这款疗法能尽快获批上市。

三,非小细胞肺癌-为PD-1耐药的患者再续生存期

肺癌是全球发病和死亡最高的癌症,尽管近年来靶向和免疫治疗发展已经让肺癌越来越趋于慢性病的治疗,但是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当最后的保底药物PD-1发生耐药后,仍让患者们感到恐慌。

美国时间4月27日,在今年的AACR会议上,一项由美国知名癌症中心莫菲特癌症研究中心(H. Lee Moffitt )开展的基于TIL细胞治疗的Ⅰ期临床结果公布:

在12名可评估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TIL疗法可达到25%的总缓解率,其中两名患者达到持久的完全缓解。

尽管这项研究规模很小,但还是令肿瘤学家们感到振奋,因为这些患者都是临床上已经接受过PD-1(Opdivo)治疗后病情进展的晚期患者,这些患者可以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最为难治的患者群体了。

当从这些患者体内的肿瘤病灶中提取出抗癌能力超强的TILs细胞,并在体外扩增培养成数十亿有着精准杀伤能力的免疫大军,回输到体内作战时,大部分患者在首次TIL治疗后进行 CT扫描就开始出现明显的肿瘤消退。

这项试验共有32名患者参加,最终有16名患者接受TILS治疗,其中12名患者可以评估。在平均随访1.4年时,3名患者病情缓解,其中两名完全患者,并且已超过一年。另一名患者的缓解即将得到确认。

大部分患者在接受TILs治疗后,肿瘤病灶都有所缩小,在接受治疗后的第一次CT扫描时,肿瘤病灶直径平均缩小38%!

因此,在PD-1治疗后,TILs疗法仍具有令晚期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达到持久缓解的能力,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期待这款疗法能加大研究,早日获批上市,为晚期患者的生命持续续航!

TILs疗法最新临床试验招募信息

目前,这款新型的免疫疗法暂未上市,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多项针对各类实体肿瘤(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黑色素瘤…)的临床试验。大家可以致电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了解详情。

(正在进行的各项临床研究进展)

申请流程如下:

1.按要求将病历资料提交至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

2.医学部初步评估后匹配合适的临床试验;

3.向相应的试验中心提交病历资料;

4.评估通过后协助患者参加临床试验。

免疫肿瘤学的潜力刚刚开始实现,揭开更多的冰山将会更加详细地了解如何控制免疫反应,以及将将这些治疗手段用于临床获得益处。每天我们能看到更多的进展,我们相信这种治疗方法将在未来几年取得重大突破,让我们共同期待。

用户评论

免疫细胞存储:给生命更多痊愈的机会,让你成为自己的救命恩人 – 知乎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免疫细胞,它们是健康的守护者,肩负清除体内病原体、被感染、老化、变异细胞或癌细胞的重任。免疫细胞疗法的原理,就是运用自身免疫细胞来对抗疾病,以先进的体外培养技术,增强自身免疫细胞对抗特定病原的能力,因为是利用自己的免疫细胞,不会产生排斥反应,是十分安全、无毒副作用的。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之一,加拿大的免疫学家斯坦曼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以自行研发的免疫细胞疗法治疗罹患的胰腺癌,有效延长了自身的寿命,更亲身验证到免疫细胞疗法的成效。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细胞却逐渐退化,长年研究免疫学的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安部良教授表示:「让免疫力下降的最大原因,就是年龄的增加」。这也是癌症、传染病及慢性疾病大多伴随着老化而来的原因,因为一旦人体的免疫力在20岁到达到巅峰后,免疫系统便随着年龄老化而逐渐下降,当40岁时,免疫力只有巅峰时的1/2;等到了70岁,更是只剩下巅峰期的1/10。在无法顺利取得健康免疫细胞的情况下,治疗效果势必大打折扣。

药理学教授潘怀宗博士认为,免疫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要能拿到许多功能良好的T细胞;更是强烈建议提早储存健康的免疫细胞。许多患者就是因为无法取得健康的免疫细胞,而导致治疗成效受限,所以提早储存健康的免疫细胞十分重要!

之前看到这样一位病人,乳腺癌转骨,经过放化疗之后,希望做免疫细胞治疗,医生说你现在的血液指标不适合进行采血和培养,需要调养,等到指标达到再进行治疗,可是这个病人却没能等到那一天。现在想想,如果她在放化疗之前就先进行免疫细胞储存,或者更早,在自己年轻的时间储存健康的免疫细胞,就有可能挽救自己的生命。

01.

治愈卡特总统晚期黑色素瘤的神秘免疫疗法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曾公开宣布黑色素肿瘤细胞已扩散到肝脏和大脑,他表现得颇为放松,甚至偶尔还会开玩笑;这位90多岁的老人得到了痊愈,他经过6个月最尖端的免疫细胞治疗,体内癌细胞已经无法检测到,于是卡特宣布了这个好消息;事实也证明,卡特接受免疫疗法后身体很正常,几乎没有副作用。

02.

抗衰保健:“创派鼻祖”的亲身实践

“细胞免疫治疗之父”关根晖彬教授曾经利用自己-196℃保存了多年的免疫细胞进行自体回输,回输后体内DHEA-S含量得到明显提高(DHEA-S下降是衰老的根本原因),抗衰疗效十分显著,这是世界上最早证实免疫细胞可以长期保存并且用于抗衰保健的临床案例。78岁的关根晖彬教授身体依然康健,且仍然活跃在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领域,思维敏捷,一点也不输给年轻后辈。

03.

CAR-T胜利的见证:美国5岁癌症患者痊愈

美国小女孩艾米丽(Emily Whitehead)5岁就被诊断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经过化疗后毫无起效,在等待骨髓移植期间病情恶化,医生为艾米丽进行了CAR-T细胞治疗。自艾米丽7岁生日当天醒来,现在8年仍然身体健康,癌症无复发迹象,可以上学、学习钢琴、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体验生命的美好。

04.

以身试药–拉尔夫•斯坦曼对癌症免疫治疗的最后探索

加拿大免疫学家拉尔夫•斯坦曼就是最好的证明。在去世前4年被确诊为胰腺癌,他利用树状细胞进行癌症疫苗的应用研究,用自行研发的免疫细胞疗法来治疗自己的胰腺癌,有效延长了自己的寿命,更亲身验证到免疫细胞疗法的成效。令人惋惜的是他在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前3天去世,无法亲自领奖。

2011年10月3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因他在“树状细胞及其在适应性免疫系统方面作用的发现”取得的成就,将获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半的奖金。

免疫细胞疗法,攻克癌症的新希望;

为传统治疗手段无效的患者;

屡屡创造生命奇迹!

细胞免疫疗法——十大科学突破之首

细胞免疫疗法,被公认为攻克癌症最有效的前沿生物武器;

代表未来精准医疗的新方向。

为什么健康人要把自己的免疫细胞存起来?他的作用是什么呢? – 知乎

导读: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免疫细胞存起来?会有什么样的好处?这还得慢慢说来。人的渐渐衰老,会引起免疫系统的衰退,而免疫系统衰退,又会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以后又会怎样呢?各种疾病就会随之而来。轻,则常患感冒、感染性疾病、过敏/超敏症,重,则被Ⅰ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类风湿、过敏性紫癜、侧索硬化症、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等缠身,再来,便是各种肿瘤癌症了……

免疫细胞疗法的原理,就是运用自身免疫细胞来对抗衰老,对抗疾病。

通过特定的体外培养技术,增强自身免疫细胞对抗特定病原的能力,然后回输体内,增强抵抗力,抗衡疾病。

而由于是自已的免疫细胞,较不会产生排斥以及放、化疗的副作用。

诺贝尔生物医学奖得主之一,加拿大的免疫学家斯坦曼就是最好的佐证。他以自行研发的免疫细胞疗法治疗罹患的胰腺癌,有效延长了自身的寿命,更亲身验证到免疫细胞疗法的成效。

那么,储存免疫细胞又有什么好处?

人的免疫力从20岁开始走下坡路,到80岁几乎没有免疫力,预先将健康的免疫细胞储存起来,将来发生严重疾病时,才能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人体免疫细胞可进行高品质的增殖和培养,形成远超人体的大剂量和高密度回输,因为原本来自自己的身体,因此使用也没有排异和副作用。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人体免疫细胞可进行体外训练,产生针对自身疾病的特异性和靶向性,大大超过身体本身免疫细胞的使用效果,因此对抗疾病效果更好。

4、存储免疫细胞的重要性今天的比明天的好!有比没有好!为什么早日存储健康细胞?1、人们在35岁以后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会急剧下降,各种疾病便会不请自来;2、在健康时把自身的免疫细胞储存起来待需要时使用,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3、免疫细胞存储适用于每一个健康家庭;4、早一天存储您的健康年轻细胞,超过35岁,永远是今天的细胞最好;5、预防重大疾病、消除炎症;6、清除组织中衰老的细胞,提升身体微环境的健康状态和年轻态。

为什么储存免疫细胞?

您的免疫力时时在衰退,患病的风险时时在增长。

今天体内的免疫细胞肯定比明天的年轻。

免疫细胞越年轻,其免疫活性越好。

免疫细胞疗法关键在于是否用得是自体的、健康的免疫细胞。癌症患者体内无法取得健康的免疫细胞,免疫细胞疗法成效受限,或跟本无法进行该疗法。

储存免疫细胞有哪些优势?

可应用于多种免疫细胞疗法,治疗多种癌症。

可用于预防癌症,提高自身免疫力。

仅需一次储存,便可供多次治疗与保健。

储存的免疫细胞有哪些适用人群?

癌症患者的治疗:

1.各种肿瘤的治疗;

2.原发灶去除后,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

3.肿瘤转移,无法手术,与化疗配合治疗;

4.对放化疗不敏感或者无法耐受的肿瘤患者;

5.常规治疗后(手术及放化疗)需要提高身体免疫机能者。

健康人的保健:

1.肿瘤家族史;

2.中老年人;

3.常接触致癌物质;

4.有癌变现象;

5.生活习惯不良;

6.欲提高免疫力或保健;

7.肿瘤基因筛查提示相关基因突变或缺陷。

储存的免疫细胞使用后有什么功效?

癌症患者使用后的功效:

1.术后巩固疗效,清除微小病灶和残余肿瘤细胞,预防复发和转移;

2.提高患者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减轻副作用,加强治疗效果;

3.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拮抗癌细胞的生长扩散;

4.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健康人使用后的功效:

1.抗衰,清除老化死亡细胞,促进新细胞的生长;

2.防癌,发现杀死清除癌细胞;

3.提升免疫力,对抗疲劳、衰老、疾病

Science | 浙江大学揭示大脑中的免疫细胞竟是记忆遗忘的“主谋” – 知乎

撰文 | 柯溢能、吴雅兰

责编 | 兮

记忆是大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也是人类研究最多的脑功能之一。记忆随时在发生,而遗忘如影随形。

海马体位于大脑丘脑和内侧颞叶之间,是负责记忆的编码和存储的一个重要脑区。在这里,记忆信息被编码于一些神经元中,称之为记忆印迹细胞。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科研人员发现印迹细胞的重新激活是记忆提取的“发动机”,印迹细胞间的突触联系是储存记忆的“仓库”。

海马脑区中记忆是如何随着时间而消退的呢?这个问题在科学界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

2020年2月7日,浙江大学医学院谷岩研究员课题组和王朗副研究员课题组合作(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医学院2016级博士生王超和2017级博士生岳惠敏)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Microglia mediate forgetting via complement-dependent synaptic elimination,首次发现用于免疫的小胶质细胞通过清除突触而引起记忆遗忘,并且进一步发现补体信号通路参与了小胶质细胞介导的遗忘,并且依赖于记忆印迹细胞的活动。


遗忘被“遗忘”了

记忆与遗忘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不可分割。但是长期以来,科研人员对人脑记忆的产生、储存、调取始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研究也比较深入,但对于遗忘这一现象关注的就不是很多。就算是讨论记忆丢失的原因,也多是从记忆存储和调取过程中出现问题这个角度来考虑。

遗忘被“遗忘”了。不过,谷岩倒是对这个问题很好奇,他开玩笑说:“我自己记性差,所以对遗忘方面的研究很感兴趣。”

如何算出记忆保留了多少?课题组在小鼠记忆遗忘实验中用的是经典的条件恐惧记忆行为学模型。科研人员通过在一个场景中给小鼠施加电击刺激,使其建立对这个环境的记忆。在35天后,让受过电击的小鼠再次重返这一场景中,看小鼠是否会回想起电击的痛苦进而表现出害怕。

“这个行为学范式本来是用来检测恐惧行为的记忆的,但换一个角度看就是遗忘”,谷岩介绍,正常的小鼠对于环境总是充满好奇四处活动,但是如果留有恐惧记忆,它就会因为害怕而呆在那里不动(即freezing状态),“我们就通过计算单位时间内小鼠处于静止不动的时间,来衡量小鼠记忆保留的情况。”

图1. 记忆的遗忘随着时间而逐渐发生。研究人员发现,训练35天后,小鼠freezing的时间显著低于5天时的检测结果,表明时间越久,记忆的遗忘越显著。

像“探案”一样做研究

从小鼠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记忆在海马中提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编码这些记忆信息的记忆印迹细胞的激活。通过标记记忆印迹细胞,研究人员发现,遗忘的同时伴随着印迹细胞的激活率的下降。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印迹细胞激活率的下降?研究人员关注到大脑中的另一种细胞——小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约占大脑细胞总数的10-15%左右。此前科学家已经明确,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主要免疫细胞。当大脑受伤感染,细菌进入皮层后,小胶质细胞作为重要的“防卫兵”负责“抵御杀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不仅参与神经系统的免疫调控,而且对于神经系统发育、神经元活动以及神经环路功能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研究人员特异性地清除了脑内的小胶质细胞,发现不仅遗忘被抑制了,同时印迹细胞的重新激活率的下降也被抑制了。“这个发现其实非常偶然,我们将清除小胶质细胞的小鼠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包括记忆的形成和提取、焦虑等,但结果对记忆遗忘的影响非常显著。”去除小胶质细胞的小鼠的恐惧反应要比对照组更加明显,处于静止状态的时间是对照小鼠的2倍多。为此,课题组继续深入开展实验,并发现当清除小胶质细胞时,记忆印迹细胞的激活不再出现明显的下降。

图2. 清除小胶质细胞抑制了遗忘。A-B:用CSF-1抑制剂PLX3397(PLX)特异性清除小胶质细胞后,小鼠的遗忘被抑制了。C-D:PLX抑制了伴随遗忘的印迹细胞激活率的下降。

既然小胶质细胞确实影响了记忆印迹细胞的激活,并导致了遗忘,那么它们又是如何引起了印迹细胞激活率的下降呢?是不是通过破坏记忆印迹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呢?此前的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能够清除婴幼儿大脑发育中过多的突触,并调节神经元之间突触连接的动态变化。那么在成年的大脑中,小胶质细胞是否也具有同样的功能呢?

因此研究人员继续破案,通过免疫染色和高分辨率成像,他们发现海马的小胶质细胞“肚子”里,存在着突触特异性的成分,如位于突触前的synaptophysin分子和位于突触后的PSD95分子,并且与小胶质细胞中的溶酶体共定位(共定位:两个蛋白位于同一空间位置的细胞学佐证),表明成年海马中的小胶质细胞仍然具有“吃掉”突触结构的能力。当抑制小鼠的小胶质细胞吞噬作用时,记忆的遗忘被显著阻断。这些结果表明小胶质细胞通过“吃掉”突触而介导了遗忘。

图3. 在小胶质细胞中发现了突触特异性成分,如突触前蛋白synaptophysin(Syn,A)和突触后蛋白PSD95(B),并且与小胶质细胞的溶酶体标记物Lamp1共标。

遗忘的机制始于分子的“导航”

研究人员发现,记忆在印迹细胞组成的这条“公路”上激活传递,这其中记忆印迹细胞之间的突触不仅是公路间相联系的“桥梁”,而且也是储存记忆的“仓库”。小胶质细胞就像是“拆迁队”, 把“桥梁”给拆掉了,储存在其中的记忆信息也就无法继续传递下去,最终导致了记忆遗忘。

那么具体是什么分子机制让本来是大脑“防卫兵”的小胶质细胞“兼职”成为了“拆迁队”了呢?研究人员通过高分辨率显微镜发现补体分子C1q不仅与印迹细胞的一些树突棘共定位,还与PSD95一起存在于小胶质细胞溶酶体中,这提示补体信号通路可能介导了小胶质细胞对记忆印迹细胞突触的清除。

研究人员通过对比,发现在印迹细胞中阻断补体信号通路可以十分有效地抑制记忆的遗忘和印迹细胞激活率的下降。而C1q-补体信号通路就像是猎人的小狗,寻找并在记忆印迹细胞的一些突触做上标记,这样小胶质细胞就像有了导航图一般,可以瞄准目标展开攻击,一吃一个准。


“复习不易忘”有了科学依据

生活中的一个常识,学习了一个新知识,假如总是复习,就不容易遗忘,而不去复习的话很快就会忘记。

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点。课题组特异性地在记忆痕迹细胞中导入了药理遗传学受体,通过注射药物CNO后,可以选择性抑制记忆印迹细胞的活动,让它们没有那么兴奋。这个时候研究人员发现,记忆的遗忘被加速了,就像不复习就容易遗忘。而这种加速的遗忘也可以被清除小胶质细胞或者阻断补体通路所抑制。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复习就是让记忆印迹细胞和相应的突触联系更加活跃,好像把突触这座桥梁用钢筋混凝土加固了一样。而如果不复习,“桥”就会年久失修,就会被小胶质细胞这个“拆迁队”识别并拆除。


小胶质细胞的突触清除可能是介导遗忘的一种普遍机制

海马的齿状回可以不断产生新生的神经元,称之为神经发生(neurogenesis)。根据此前Science杂志报道,齿状回中持续产生的新生神经元的整合会导致海马神经环路中大量突触的重组与替换,从而导致先前建立的记忆被遗忘,尤其是在婴儿期。为了找出小胶质细胞介导的遗忘和神经发生介导的遗忘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同时操纵了海马神经发生和小胶质细胞,发现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突触清除既参与了神经发生引起的遗忘,也参与了和神经发生无关的遗忘。 因此,小胶质细胞的突触吞噬作用可能是在没有神经发生的大脑区域,或缺乏神经发生的哺乳动物大脑中介导遗忘的一种更为普遍的机制。

谷岩表示,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可能对疾病导致的记忆损伤和记忆丢失有更清楚的理解。从长远来看,这项工作也为研究长期记忆的巩固和不良记忆的消除提供了前瞻性的基础铺垫。

论文评审专家表示,这项研究具有“精巧的实验设计和策略”,并且做出了“有趣而重要的发现”。

这项工作由浙大医学院基础医学系的谷岩实验室和浙大医学院系统神经与认知科学研究所的王朗实验室共同完成。该工作得到了浙大医学院王良王晓东孙秉贵史鹏等老师的大力支持。

原文链接: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7/6478/688

制版人: blingbling

用户评论